在商言商,但在法律面前,没有证据的商业活动往往让人心有余悸。本案中,张总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场棘手的挑战:
没有书面合同,只有口头协议;
存在大量隐蔽工程,
对方拒不承认施工事实,
且工程无法通过传统鉴定方式确认,
该如何要回全额工程款?
1、没有施工合同 要账成难题
王某与赵某系夫妻关系,合意在北京市平谷区某镇建设民宿,经介绍与本案当事人张总相识,后三方就施工事宜达成口头协议,由张总承建该民宿的施工。
张总于2019年5月进场,施工期间,赵某通过银行汇款方式先支付了30万元建材款。2019年10月工程完工且已实际投入使用盈利,王某与赵某却拒不支付50万余元尾款。
要账过程中,张总发现王某、赵某二人早已离婚,民宿的所有权仅归王某一人所有,但当时的施工详情主要是与赵某沟通,且前期工程款也是赵某一人支付。现王某与赵某二人各持理由与借口,赵某称民宿非自己所有,王某称不知情民宿由张总施工,互相推诿各不承担任何尾款支付义务。
因经人介绍相识,合作之初并未设防留存书面合同,现面对对方拒不承认合作事项这种极其不利的困境,张总认为必须求助专业的律师团队,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找到案件突破口 制定诉讼策略
北京天用律师团队接手此案后,迅速制定了针对性强、灵活多变的诉讼策略。了解完案情和初步分析材料后,先是对对方的荒唐理由进行了分析,向张总明确工程实际施工了必然能要回工程款,对方的无理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成功安抚了张总紧张焦急的情绪。接下来天用律师通过几处关键事实迅速理清案件的关键之处及几大难点,选择最有利于张总的诉讼策略。
本案的关键信息:张总施工过程多与赵某沟通进度,与王某沟通不多,且只收过赵某的汇款。王某与赵某现非夫妻关系,且民宿是归王某一人所有,民宿已投入使用并实际经营盈利。通过分析,天用律师团队为了保证后续的顺利执行,将具有履行能力的王某定为案件突破口,决定将王某、赵某一并起诉,旨在利用赵某进行举证还原案件事实,而将王某作为主要的追责对象,力争让王某全额支付欠款,化解对方互相推诿的荒唐招数。
本案有三大难点:
一、没有任何书面合同和能够显示三方合意的纸质材料,无法直接证明该民宿为张总建造。
二、未进行过任何结算,且张总持有的各项证据对方均不予认可,案涉工程的工程量及造价难以确认。
三、民宿现已投入使用经营,但其中存在大量隐蔽工程,如果在不破坏已完工工程的情况下难以举证。
天用律师凭借专业的法律素养及丰富的办案经验,面对案件难点:
首先,迅速启动诉讼程序,诉讼过程中引导利用王某自认30万元的已付工程款,使施工事实及主体可不证自明,为张总减轻诉累赢得先机。
其次,第一时间对案涉工程造价申请司法鉴定,主动预测并梳理二十多项争议项,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析说明,指导张总及相关施工人员找出所有建设期间的重点材料,对证据链条查缺补漏。
最后,面对隐蔽工程毫无证据的难题,全力争取法官现场勘察,主张挖掘、探测等各项补证措施,点明对方主张探测保证金的无理抗辩,顺利取信于法官。
经过长期的努力与大量的工作,本案一二审全面获胜,王某不仅需据实支付工程款47万元,还得承担本案鉴定费、诉讼费,顺利解决张总的要账难题!
案件亮点
1、明确责任主体:鉴于王某和赵某的关系变化以及财产归属问题,天用律师团队决定将二人一并起诉,利用赵某作为关键证人,同时锁定王某为主要追责对象。
2、构建证据链条:天用律师从微信聊天记录、银行汇款凭证等间接证据入手,将大量琐碎的材料信息梳理成完整的证据链,成功证明案涉工程的实际施工主体,克服没有书面合同仅有口头协议的难点,有力预测梳理并成功应对二十多个争议项。
3、巧用举证责任:应对隐蔽工程困境,一边积极采用各种补证手段取信法官,一边利用对方恶意阻拦来减轻我方举证责任,在证据极其不足的情况下顺利取得一审二审的支持。
律师建议
1、签订详尽书面合同:无论是个人合作还是企业间交易,务必签订正式且详尽的书面合同。应明确列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付款方式与时限、工程质量标准以及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一份完善的合同不仅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是日后解决争议的重要依据。此外,建议在合同中加入争议解决机制,如选择仲裁或指定管辖法院,以便快速有效地解决可能发生的纠纷。
2、规范财务管理与记录保存:涉及金额较大的款项往来,尽量采用银行转账或其他可追踪的支付方式,并确保每次交易都有相应凭证。对于现金交易,除了保留收据外,还应获取银行取款记录作为辅助证明。同时,妥善保管所有与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包括发票、送货单、验收报告、通信记录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证据。
3、及时沟通并寻求专业帮助:合作中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潜在问题,应立即与对方有效沟通,尝试协商解决。不要等到矛盾激化才采取行动,早期干预往往能够更高效地化解争端。如果沟通无果,应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或律师,专业的法律支持可以在关键时刻为您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支持,规避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案例来源: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以上为天用律所办理过的真实案例,为确保个人和商业隐私,文中所有人物的名字均使用化名。